
没有利润何来安全,汕头电梯维保安全
标签:汕头电梯
以汕头电梯维保市场为例,如果是厂家维保,一部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为7000元左右,高的达1万元,而第三方维保商却能将其压缩到3000元。很多物业公司为了贪图便宜,往往选择开价更低的维保公司。
在某地哪怕物业公司的出价只有政府指导价的1/10,汕头电梯维保公司也会抢生意。就在这样的报价当中,往往还暗含了维保公司给物业公司的“回扣”。由于价格过低,甚至远低于成本,很多维保公司为了生存选择偷工减料、铤而走险。
企业是安全责任的主体,如果不能激发企业守卫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,无论政府下多大力气严抓严管,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问题。在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下,企业为了填饱肚子,质量安全可能就被放在了一边。
只有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入手,让成本和价格浮出水面,保证企业合理利润,完善信用评价体系,健全优胜劣汰机制,才能净化市场环境,提升安全保障。特别是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和公共属性的安全领域,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,不能简单粗暴地只强调竞争,政府对价格的适当调控和干预具有积极意义。
市场的问题终究需要市场来解决,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。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,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推进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、干砸了就跑路、改头换面另立公司等等,这些现象正在逐步得到遏制。在信用体系较为发达的日本,让问题企业无处遁形。
我国各地也在积极探索信用评价制度和可追溯机制,例如汕头电梯维保企业“黑名单”通报,特种设备二维码信息管理等,通过全社会共同监督,构建良好市场秩序,保证企业“有利可图”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